返回頂端

分類:教會訊息

台北總主教就職 說教宗未棄台

更新於 作者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就職大典彌撒18日在台北舉行,由68歲的嘉義教區主教鍾安住(中)正式接任。(張鎧乙攝)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04:102020/07/19 中國時報 賴彥竹、新北)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第8任總主教鍾安住就職大典,18日在輔仁大學中美堂舉行,蔡英文總統、前副總統陳建仁與夫人、外交部歐洲司司長姜森、梵蒂岡駐台代辦佳安道蒙席等人,近2000人參與大典。媒體詢問台梵關係,鍾安住回應,依他的推論,台梵不受重新談判「中梵臨時協議」影響,教宗未棄台灣於不顧。

受教宗方濟各任命的總主教鍾安住,在近2000人的見證下,展示、宣讀接任總主教的詔書,並從屆齡榮休的總主教洪山川手中,接下代表台北總教區的牧杖,以示將獻身於台北總教區及牧靈使命。 …

閱讀全文

宗座生命科學院論疫情應對之策:危機倫理、國際合作與團結互助

更新於 作者

疫情下的團結互助 (AFP or licensors)

宗座生命科學院發表新文件,題名為《疫情全球大流行時代下的人類團體,有關重生的不合時宜省思》,旨在探討新冠疫情衛生危機的後果。

(梵蒂岡新聞網)《疫情全球大流行時代下的人類團體,有關重生的不合時宜省思》:這是宗座生命科學院新文件的標題,內容論及新冠疫情衛生危機的後果。此前,宗座生命科學院曾於3月30日公布一份公告,題名為《全球流行疾病與普世手足情誼》。 …

閱讀全文

法國主教團:生物倫理法沒有公義,踐踏兒童的權利

更新於 作者

為胎兒作檢查 (Vatican Media)

法國國民議會將於7月27日再次討論生物倫理法律提案,其中提到將醫療輔助生育擴展到女性同伴和單身婦女的可能性。法國主教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梵蒂岡新聞網)生物倫理法“既沒有公義也不公平”,因為其中的一些内容將有父親的孩子和不會看到這一基本權利的孩子區分開來。法國主教團生物倫理法研究小組負責人、雷恩總主教多內拉斯(Pierre d’Ornellas)在7月20日下午召開的記者會上發言,重申了法國主教們在多次機會中表示反對國民議會重新討論上述法律提案的立場。這項討論將於7月27日舉行。 …

閱讀全文

援助苦難教會組織向巴基斯坦的基督徒提供援助

更新於 作者

巴基斯坦基督徒疫情期間聚集在家中祈禱 (ANSA)

援助苦難教會組織在其網站上公布,在獲悉巴基斯坦的基督徒得不到糧食援助的消息後,制定了緊急計劃來幫助他們。

(梵蒂岡新聞網)在巴基斯坦為遏止新冠疫情傳播而實施的封城措施的高峰時期,當地2000多名基督徒和500多個基督徒家庭得到援助苦難教會組織送來的緊急援助。該組織的網站公布了上述消息。

在獲悉巴基斯坦當地的一些非政府組織拒絕向非穆斯林提供糧食援助的消息後,援助苦難教會組織決定把70%的援助品分發給通常處於低收入的基督徒,剩餘的則分發給其它處境脆弱的團體,尤其是打短工的群體,他們失去了工作而且沒有可應急的積蓄。

巴基斯坦明愛會執行秘書梅希塔克(Aneel …

閱讀全文

「凡是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裏,拿出新的和舊的寶物。」(瑪十三:52)

更新於 作者

為說明教會禮儀既愛惜傳統又重視新的進展,在《彌撒經書總論》引用本主日彌撒福音如下:「教會作為真理的導師,忠於職守,保存著『古老的事物』,即傳統的寶庫,同時也能善盡職務,檢視並明智地應用『新的事物』(參閱瑪13:52)。」(15號)

  本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禮儀憲章》提倡:「為保持優良傳統,並同時開放合法進展的門戶,對應修訂的禮儀各部分,時常需要先作神學、歷史及牧靈方面的詳細研究。」(23號)禮儀革新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而是在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下,調整具體的言行為了更好的表達其真義:「希望在必要時,遵照健全傳統的真義,審慎地全盤修訂這些禮儀,並按照今日的環境與需要,付以新的活力。」(4號)

  在禮儀史上,教會一直以來為了珍惜傳統又重視新的進展,理所當然採用適當的方式能保全傳揚信仰的真義。雖然禮儀理論與實踐很豐富郤不易簡短發揮,但仍可在言語(經文)與行動(儀式)方面舉例。

  耶穌基督是我們禮儀的核心,禮儀的言語是記載耶穌基督的所說過的話和所做過的事,其核心為聖言,也是記錄耶穌基督的話語。例如:感恩經中的成聖體聖血是採耶穌基督的言語,再者,平安禮中所提到的「主耶穌基督,禰曾對宗徒們說:『我將平安留給你們,將我的平安賞給你們。』」另外,在禮儀中教會宣讀聖經,以及在教會歷年來的禮儀中所選讀的經文,有時增或減,而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文憲,我們恢復和增加讀經(聖道禮儀)的部份,同時,也願以會眾熟悉的言語和進一步地解釋聖言的意義。

  至於在行動(儀式)方面,可看得相當明顯,如:台灣地區主教團視本地化或是需要而採取必要適應的禮規,從《彌撒經書總論》之附錄可看出,如親吻禮改為鞠躬:親祭台(向祭台鞠躬),親福音書(改淺鞠躬)。還有,平安禮時,主祭及共祭者先向會眾互相鞠躬,然後大家向左右鄰近者相互鞠躬,可替代為握手。原為尊重祭台和福音書,但其本義並沒有改變,但地方教會可選擇符合當地的方式來表達同意的行動。這就是禮儀進展的小例子。但因近來有疫情的緣故,有些西方國家,在禮儀中,也停止握手和親吻福音書和祭台,採用鞠躬方式順應現時的需求。

  總之,承自教會傳統和新的進展,而禮儀在不同的情況下,應合乎信仰的方式來表達,也連合信友們的祈禱力量,繼續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進入天主的國度。

教宗驟訪在梵蒂岡參加夏令營的孩童

更新於 作者

教宗探訪參加夏令營的孩童


梵蒂岡城國政府今年7月份首次在梵蒂岡為聖座職員的子女舉辦夏令營活動。7月20日早上,教宗驟然探訪了正在吃早餐的孩子們和負責營隊的工作人員,並回答了孩子們提出的幾個問題。他鼓勵孩子們要結交新朋友,與朋友們一起同歡共樂。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體恤在聖座服務的父母親的辛勞,同意今年夏天在梵蒂岡為聖座員工的子女舉辦夏令營活動。7月20日早上9點過後,教宗突然來到保祿六世大廳前廊,探望了正在用早餐的孩童和青少年。聖座新聞室在一份公告中公布了上述消息。

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說:“教宗在餐桌之間來回走動問候孩子們後,也參觀了在保祿六世大廳設置的遊樂場所,並與活動參與者進行了交談。”教宗在10點鐘返回聖瑪爾大之家前,“一一”問候了工作人員,並對他們的工作表示感謝。在這短短的探訪中,教宗與孩子們坐在一起,“鼓勵他們結交新朋友”。他說:“只懂得獨自玩樂的人是自私的,要玩得開心,就得與朋友們在一起同歡共樂。”

在梵蒂岡舉辦夏令營是梵蒂岡城國政府的一項創舉,旨在幫助在聖座服務的家長們。這個在7月份舉辦的夏令營具有教育和娛樂性質,活動安排在梵蒂岡花園、直升機停機坪和保祿六世大廳內舉行,活動項目包括在游泳池游泳、打網球和籃球、踢足球、在充氣設備上滑行,以及乒乓球比賽。此外,孩子們還會參觀梵蒂岡花園,主辦單位也安排了祈禱和共融的時刻。本次夏令營由梵蒂岡的慈幼會士團體和其它組織負責,在遵守新冠肺炎防疫措施的規定下,約有100名年齡介於5歲至14歲之間的孩童和青少年參加了這次活動。

本次夏令營協調人是梵蒂岡憲兵隊和梵蒂岡博物館指導神師豐塔納(Franco …

閱讀全文

阿勒頗聖厄里亞主教座堂重啟:請普世弟兄姊妹為我們祈禱

更新於 作者

阿勒頗聖厄里亞堂

阿勒頗繼待德區的馬龍尼禮主教座堂八年來沒有禮儀與信友,如今再次閃耀光芒。這座主教座堂建於1873年,近來在援助苦難教會等恩人的援助下,恢復原貌、重啟大門。阿勒頗馬龍尼禮總主教接受本新聞網採訪,講述戰火中百姓的心聲與困境 。

(梵蒂岡新聞網)敘利亞戰爭連年不斷,導致阿勒頗馬龍尼禮主教座堂嚴重受損。在援助苦難教會等恩人的資助下,這座聖堂獲得40萬歐元的重建善款,並在長期的修繕工程結束後,今年7月20日舉行重啟聖堂及再次祝聖的典禮。阿勒頗馬龍尼禮總主教托比(Joseph Tobij)向本新聞網指出,「這是個希望與重生的標記,不僅在物質方面,對整個團體而言更是如此,儘管赤貧造成本地基督徒的人數持續減少。極度的貧窮與制裁息息相關,因為制裁導致手無寸鐵的百姓生活愈加艱難」。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