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模式順利完成,中梵「方習會」難參照重現

mshe
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會面。[圖片來源:法新社]

【天亞社.台北訊】台灣總統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八十一秒,完成歷時逾半小時的首次「馬習會」,成為全球焦點。有天主教學者分析,這種「不期而遇」的會面模式,難以重現在教宗方濟各與習近平身上。

「馬習會」是兩岸領導人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六十六年的首度會面。馬英九在十一月七日會見後記者會表示,與習近平閉門會面期間氣氛融洽,並且認為對方在會面中的態度非常務實。他還表示已經向習近平發出呼籲,希望台灣未來在一些國際場合中受到更多尊重,減少干擾。

然而,有學者認為這種外交模式不可能在中梵關係上出現。台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認為「馬習會」是政治問題,而教宗與習近平會面的「方習會」是宗教問題,完全不同,故前者模式不可能重現在後者。

至於在第三國出現「不期而遇」模式,這位天主教徒對天亞社說:「除非雙方同意,否則更不可能在第三國會面,因為兩方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也是中央集權體制的國家,沒有國會監督。」

他續說,教宗和習近平九月底分別訪美,卻演出「擦身而過」,避開相見,就是證明有一方不同意。

這位天主教博愛基金會董事長指出,目前梵蒂岡與北京間歧見仍深而廣,教廷仍堅持固有教會歷史傳統的立場,雙方難以妥協,故短期內「方習會」是難以實現。

天主教輔仁大學前任校長黎建球也認為「馬習會」不太可能成為中梵領袖的會面模式。他對天亞社說:「不容易!因為這是基本的國策問題。」

這位天主教徒指出:「台灣是大陸的核心問題,梵蒂岡不是;大陸對台灣有供需問題,對梵蒂岡沒有;大陸對台灣身段軟因為有統一的壓力,反過來梵蒂岡有求於大陸。」

黎建球指出:「大陸已可全力控制天主教,習無法全力控制台灣;教廷和中共建交的正當性一直被質疑,兩岸則沒有這個問題;二位領袖見面談什麼?主教任命等都是事務性的問題,不需見面也可以解決。」

然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習賢德教授認為,「現在什麼都有可能」。他對天亞社說:「問題不在教廷,而在中南海及大陸愛國教會的立場。」

至於會面地點,這位天主教徒指出,教宗若真要會見大陸領導人就只有在北京,不會在海外。他舉例說:「世界宗教領袖大會在北京舉行時,就是合理、合情的適當時機。」

「馬習會」當日由習近平首先發言,他表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和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他指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共享美好的未來。

馬英九隨後發言時,提出維繫兩岸和平繁榮現狀的五點主張: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在會後記者會上,馬英九被問及在這個時候會見習近平有何目的。他回應雖然自己任期只剩六個月,但習近平還有七年,兩岸關係不可能結束,而兩岸正在商談的貨貿協議、互設機構、陸客中轉,正是他想藉此次會晤中想積極推動的目標。

至於台灣在國際地位問題上,馬英九向習近平當面提到,民間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組織遇到困難,台灣公民無法使用護照參觀聯合國。習近平回應說,會以適當的方式讓台灣參加,非政府組織只要不形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他們都願意考慮。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