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會議結束五十周年前刻,東亞功臣自傳出版

pepep

顏哲泰神父[前中]在新書發表會與范京生[後中]及張帆人[右二]合照。

  【天亞社.台北訊】教宗保祿六世一九六五年結束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明年屆滿五十周年,耶穌會中華省在迎接這個具有歷史性前刻,藉著耕莘文教基金會的「你不知道的修道人─耶穌會士在台灣」口述歷史計劃,出版了顏哲泰神父(Jose Calle)的自傳《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揭開梵二決議如何在東亞落實的歷史。

  新書發表會於十二月十三日在台北市耕莘文教院舉行,輕微失智的顏神父未發一言,手也只忙著在新書上簽名,發表會全由作者兼翻譯者范京生和顏神父好友,來表達他們與神父間的往事和他的性格。

  這位西班牙籍會士一生裡待在菲律賓最久,先有五年時間接受耶穌會培訓與晉鐸,第二度留菲則是創立「東亞牧靈學院」,長達卅五年,都在忙著開創學院和運作,把東亞區域內的神父、修女、男女教友集中一處,連續培訓長達七個月,講授三大主題,即神修上的革新,神學上的反思,牧靈上的效率。

  課程是針對「後梵二」的議題,如聖經、教會禮儀、亞洲各地宗教、文化上考古人類學、教理講授、傳教上的神學、影視運用、電影、社會發展及現代哲學思潮等,讓學生學習如何在「非基督」文化氛圍中去傳播福音。

  在一九六八至七八年間,共有來自卅二個國家六百多人在學院受訓,一起在牧靈經驗的交換分享、東方式祈禱的操演、本地化的彌撒慶典和傳教牧靈上作探討研究。

  顏神父告訴作者他與中國大陸及台灣的關係。他首次踏上大陸是一九四七年,先在北京和安徽省安慶學習華語,再往上海唸神學。一九五二年五月因共黨佔領大陸,驅逐外籍傳教士,他被迫離開大陸,前往菲律賓繼續接受培訓。

  四年後,他奉派到台灣新竹縣竹東鎮,停留一年就被奉派去比利時研習,後來在東亞牧靈學院開設的教理講授課程。

  一九八五年起十年間,顏神父雖在菲國,卻擔任耶穌會中國使徒代表處馬尼拉辦公室主任,並負責主編有關大陸教會活動的刊物《通訊》,實際上是從事「橋樑教會」工作。

  顏神父於九四年再被調到台灣南部高雄市,擔任初學修士的神師,並管理修會在南部的機構和會院,直至二零零三年到新北市輔仁聖博敏學院養老。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范京生從國際貿易界退休後,從事研修天主教歷史多年。他告訴天亞社,他奉邀撰寫顏神父的自傳後,花費了一年半蒐集相關資訊,因大都是英文,需要邊寫邊譯。

  他指出,更困難是蒐集資料,實在有瞎子摸象感受,後來才漸入佳境,不少顏神父友人主動送來史料,才能只花費半年撰稿完工。而顏神父患了輕微失智症後,就難從他取得資訊。

  據悉,最困難蒐集的資料就是顏神父有否在八七年答應日本三井公司,為被綁架者擔任交付贖金的任務。當范京生取得顏神父以第一人稱寫作的這篇報道時,內容頗符合神父一貫宣講「基督徒的見證」的道理。

  可惜神父高齡九十二了,又有失智現象,難以查證報道是否為顏神父親撰,或由他口述而由別人代筆。三井台北公司也未有人證,因時日久遠,人事已非。

  日本三井商社馬尼拉支店店長若王子信行在八六年十一月遭到「新人民軍」綁架。雙方談判直到翌年三月底達成協議,人質獲釋。日方在三月初多次探訪顏神父,請求擔任調解人,負責交付五百萬美元贖金。

  負責執行這項口述歷史計劃的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張帆人表示,邀請范京生撰寫顏神父自傳,主要是范氏曾出版翻譯教會聖書,中英文俱佳,目前利用退休餘時自行研究天主教歷史,對天主教認識深入,又是虔誠教友,實在是最適當人選。

  張教授指出,這項口述歷史計劃是自二零零七年由耕莘文教基金會組成工作小組。至今已出版九位在台灣耶穌會士的自傳。

【完】

相關文章:

耶穌會中華省培育通曉華語國際型會士
台灣兩位耶穌會士發表口述歷史新書
迎接老人社會,耶穌會發揚敬老尊賢中華傳統美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