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興起「傳教士漢學」研究,中外學者互相交流

雷鳴遠神父以毛筆書寫。圖片來源:《愛歷史》網站

  【天亞社.台灣新北市訊】天主教傳進台灣逾一百五十年後,「傳教士漢學」的新興學術研究終於開展,並受到教廷重視,而昔日西方傳教士的記載和通訊信函內容的可信度引起歷史和宗教學者的注視。

  在「第一屆傳教士漢學國際會議」上,天主教輔仁大學學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方中教授在其論文報告時,認為外籍傳教士書寫的可信度高,並以一九零零年四月淶水事件駁斥有些學者認定的敘述,因具有募款性質,往往誇大不實的說法。

  這次會議主題「傳教士對認識中國與台灣的貢獻」,於一月三日假輔仁大學舉行,由輔大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德國奧古斯丁華裔學志研究院和台灣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合辦。

  在題為〈傳教士書寫的可信度─以義和團時期的文獻觀察〉的報告中,陳方中指出,當時中國大陸政府檔案,官方書寫的可信度是最低的,這是基於一種自我保護及官官相護的心理,他們的敘述經過對比後可以發現,有時顛倒是非,或是常見大事化小的。

  不過,他也表示,西方傳教士或外國教友的通信,確實也存在一些細微差異,主要是書寫目的和對象不同。但大致上而言,傳教士的書寫與其他資料相比時都有足夠的可信度。

  輔大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主任黃渼婷指出,祇有歐洲稱謂漢學,在美國是中國研究,亞洲則稱儒學。而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教授費樂仁(Lauren Pfister)則表示,十九世紀歐洲才有漢學研究,大都是曾經來過中國的傳教士開始,他們去中國前沒有學術研究的背景,後來才有通曉漢學的傳教士回到歐洲講授漢學。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潘鳳娟教授在〈翻孔子、譯孝道:近代傳教士的經典翻譯與歐美漢學的反思〉論文報告指出,傳教士漢學與專業漢學是重疊的,從十六世紀歐陸漢學之初創開始,延伸至當代。有時以傳教士身分展現,有時以學者專家身分呈現。

  她表示,時至今日,傳教士仍繼續參與漢學工作,不同是華裔身分的傳教士漢學者數量逐漸提升,傳教士漢學家不必然是外國籍研究者。
 
  輔大全人教育課程中心任教的劉得興在〈基督與祖靈的相遇:傳教士在原住民地區的傳揚福音與本地化教會的建立〉論文裡指出,天主教傳教士於十七世紀首次傳入台灣原住民部落。他們第二度向原住民傳教已是一九五零年代的事。

  這位原住民學者指出,教會在原住民地區於六零年代興盛,主要是傳教士對原住民傳統文化抱著寬容、尊重和認同態度,禮儀中加入原住民傳統儀式外,更在本地化政策下學習他們的語言,把福音和聖歌用拉丁拼音及日文拼音方式翻譯,達到燃起學習原住民語言的功效。

  他說,教會目前在部落傳教衰落的原因,包括台灣經濟快速發展下,原住民青年紛紛到都市謀職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宗教逐漸失去吸引力;以及政府強化漢文化下,取代原住民思維,尤其是神哲學培育方向是儒家思想與基督信仰的融合,導致原住民神職人員以漢語和中國文化傳揚福音。

  在會議開幕時,教廷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告訴三十多位學者及研究生,十五、六世紀西方傳教士來華因語言學習不易,幾乎都必須與漢學有著互相依存關係,對當時中國產生巨大影響。他期待台灣學術界開始重視傳教士漢學的研究,未來能有碩大成果。

  輔大校長江漢聲表示,傳教士漢學研究是最近十年來新興的學術研究領域,輔大願意成為這個平台,作為發揚這項新學術的交流與共享。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