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會文獻續編在台出版

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續編。

  【天亞社.台北訊】十七世紀時代歐洲傳教士在中國大陸除傳播基督福音外,還與華人信徒合作,研究並記錄明清時期中歐交往和天主教會發展歷史。收藏這些珍貴文獻的上海徐家匯藏書樓兩年前委託台北利氏學社協助整理和印製,最近在台北出版。

  《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續編》共卅四冊,是比利時魯汶大學和上海圖書館合作的文獻保存計劃下,由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杜鼎克(Ad Dudink)博士,偕同徐家匯藏書樓主任王仁芳共同編輯。

  三位學者從初次接觸到文獻於上月出版,共花了六年時間。他們在藏書樓裡把中國人和歐洲人共同寫就的手稿或印本,先製作書目,再用電腦掃瞄存檔,然後送到台北的利氏學社。

  利氏學社執行長洪翔雅告訴天亞社,台北的學者和專家接著花了兩年時間,一頁頁地檢查,把掃瞄後顯露的不明或黑污地方加以還原,使每頁清清楚楚,如同原版才能付印。

  她說,這次總共印製四百套,每套三萬三千元新台幣(約一千一百美元),目前已售出五十多套,全球重要大學和圖書館,以至國際知名漢學家也有購買。

  這次出版的文獻共收錄八十四種書籍,其中張星曜的《天教明辨》及賀清泰(Louis de Poirot)翻譯的《古新聖經》已涵蓋了十四冊,其餘八十二種書籍包括聖經文獻、天主教式的「易經」闡釋、護教文獻、宗教史及科學等,還有罕見的,如《敬一堂誌》、《人類源流》等。

  對於在科技時代保存古書和文獻的意義,鐘鳴旦教授說:「本次珍貴書籍的刊行,意在保護這批古舊的文檔,使其免遭壞損;也為向研究者開放這些獨一無二的文本,從而促進學術研究。我們希望這套文獻的出版將有益於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保存。」

  這位漢學家向天亞社指出,這次是他們出版的第四套書。前三套包括了在羅馬耶穌會檔案館和在巴黎國家圖書館的明清天主教文獻。這些書籍受世界各地學者重視,有許多相關的文章、著作、博士論文引用及論述。他預期同樣情況會在《文獻續編》出現。

  至於《古新聖經》與現有的思高聖經有何差異,他說,前者是文言文,後者是現代白話文。最重要的是將這些古典翻譯提供作學術研究。他指出,部分已翻譯的天主教《聖經》是從沒有印刷出來。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古偉瀛稱讚這項中、比、台三方合作的學術成果。他說,這套書很重要,因為它將明末清初中西人士所寫有關天主教的中文書籍作了重要補充。

  據「序言」指出,四九年大陸政權轉換,藏書樓部分藏書途經菲律賓,最終送到台灣。這批資料中,共卅七份文獻在九六年由輔仁大學神學院出版,成為五冊的《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

  而這次續篇是相隔十七年後,將仍留在大陸的文獻加以出版,加上先前出版的羅馬耶穌會檔案館的十二冊,及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廿六冊、一百九十種文獻,大致將明清兩朝以中文撰寫的天主教文獻呈現出來了。

  古偉瀛對天亞社說,雖然有其他大陸出版社也發行這類文獻,但是這套書的主要編者杜鼎克是荷蘭萊頓大學漢學博士,鐘鳴旦是魯汶大學漢學教授,都是著名漢學家許理和(Erik Zurcher, 1928-2008)的得意門生,對天主教的中文文獻非常熟悉,因此由他們編成的這套書「可信度很高,頗有價值」。

  古教授就曾利用利氏學社出版的《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找到耶穌會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1543-1607)著作中提出四百三十年來人們未曾知道「天主(Deus)」的另一名稱:「了無私」。

  他說,有許多文獻以前未能公開,更未曾出版,或許又有一些新知可能從這套書「出土」。

  徐家匯藏書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一八四七年,返回上海不久的耶穌會士出資購買了徐家匯一塊土地,並在徐光啟(1562-1633)墳冢附近選址建業,並逐步發展成為中國首座中西學貫通的近代圖書館。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藏書樓不斷補充和發展館藏,直至四九年中共掌權後,藏書樓跟上海市多家圖書館,被併入新建的上海圖書館。九一年,由於興建地鐵和建築自身日久失修,而閉館翻修,十年後重開。

  利氏學社於六六年由甘易逢(Yves Raguin)、雷煥章(Jean Lefeuvre)等耶穌會士創立。其名「利氏」乃為紀念四百多年前赴中國傳教的開拓者利瑪竇(Matteo  Ricci)神父。學社初期致力於探索中國文化、宗教與社會,在國際漢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並從中發展出辭典編纂的使命。歷經五十餘年的努力,利氏學社出版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利氏漢法辭典》及其他多種雙語及專門辭典。

  自九十年代起,學社的研究方逐漸轉移至台灣研究,如原住民語言、文化及宗教,以及對永續發展、文化多樣性與心靈培力的關注,並於零四年起創辦《人籟論辨月刊》,次年創辦「e人籟」,以創造台灣與亞洲知識分子、草根團體與決策者之論辨與行動平台。近年,學社更致力推動跨領域之太平洋與南島文化研究,並與「國立台灣圖書館」共同成立「利瑪竇與太平洋研究圖書室」,將部分藏書移轉至館內。

【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